文产大讲堂 | 克服拖延症,清华博士有妙招

“啊!好焦虑!还没做完!对不起自己!”“先打盘王者再说吧。”“好开心!爽!”......“哈哈哈......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笑声,原来是梁旻讲师在给大家做问卷调查——在拖延一件事情当下的感受。看到有共鸣的字眼,大家惹不住大笑起来。10月29日,一场“克服拖延症”的精彩讲座在河西A1-202举办,此次讲座由杉树计划主办,文化产业系2015级汉广年级协办。主讲老师是职慧志愿讲师梁旻——职慧公益项目创始人、课程设计师。

讲座伊始,梁旻讲师首先简单介绍了职慧课程体系。职慧,顾名思义,职场智慧。梁旻讲师表示面试官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你的能力够不够,基本素质有没有,而此行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做好职场准备。

哪些行为是拖延?比如“我学过时间管理的工具和方法,但一直没有应用起来。”、“当我碰到一件困难的事情,我会先去做其他有价值的事情。”、“有些不得不完成的工作,我喜欢到最后时刻再做,这样效率高。”梁旻老师解释:第一要务选择做重要不紧急的事,而紧急的事总是最后做就是所谓的拖延症。又比如“我喜欢给自己安排很多事情,做不完就会推迟其中的一些。”、“如果时间足够多,我会尽量细致地去完成一项工作。”却不是拖延症,而是时间管理上的不正确性。通过选择拖延症行为的方式,梁旻讲师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了拖延症,认清自己是否具有拖延症。拖延症的特点主要分为三点:一、知和行不一致,二、带来负面后果,三、缺乏自我约束。其所带来的坏处更是许多,如成绩不佳、效率降低、焦虑、负疚、压力等。

梁旻老师举出了4个“害怕”:害怕他人的评价和态度、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、害怕行动中的困难、害怕无法及时行乐。如何克服拖延?“当机立断!”当,即担当,敢作敢当;机,即动机,增强动机;立,即立即,立即行动;断,即阻断,消除干扰。接下来,梁旻讲师就克服拖延的方法做了具体介绍。方法一,运用成长型思维和设定合理期望。说到这,梁旻老师提到了僵化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:前者认为能力是固定的,趋于逃避挑战,轻易放弃,害怕批评,不确定努力的价值,想让自己看起来聪明;而后者则相反,认为能力是不断发展的,接受挑战,不愿放弃,从批评中学习,相信努力的效果,想让自己不断学习。方法二,看到行动的好处、奖励自己的努力和学会接受和拒绝。方法三,有限目标、找到伙伴、找到方法、迈出第一步。“蔡格尼克效应也是个好方法,它类似大家说的强迫症、工作狂。我自己曾经就花了一晚上把魔方转出个图案来。”梁旻讲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道。接着,他又给了个行动力公式:行动力=伙伴x可行性x第一步,强调了第一步的关键性。最后,梁旻讲师通过图表告诉大家,压力减小了,就会带来正面情绪,继而增强意志力继续前行,顺利进展又会使压力减小。如此良性循环,对克服拖延大有好处。

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,大家都认同梁旻讲师带来的课堂,以热烈的掌声对其表示肯定。“如何培养自信心?期望合理。”最后讲师再次强调当机立断。



 
 
Copyright © 星空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,XINGKONG SPORT文化产业系 学院地址: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城 学府南路 邮编:350117